1、垂緌(ruí):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,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,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。
2、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。
(资料图片)
3、出处: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《蝉》《蝉》原诗: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4、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5、译文:萧疏梧桐之上,蝉儿低饮清露,蝉声清脆响亮,回荡树林之间。
6、身居高枝之上,可以傲视群虫,不用借助秋风,传声依然遥远。
7、扩展资料《蝉》赏析: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,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。
8、“垂緌”暗示显宦身份,因古人常以“冠缨”指代达官贵人。
9、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,和“清客”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,但在作者笔下,却把它们统一在“垂緌饮清露”的蝉的形象中了。
10、这“贵(人)”与“清(客)”的统一,正是为三、四句的“清”无须借“贵”做反铺垫,用笔巧妙。
11、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。
12、梧桐是高树,用一“疏”字,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,且与末句的“秋风”相呼应。
13、“流响”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;“出”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,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。
14、全句虽只写蝉声,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。
15、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,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。
16、三、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“点睛”之笔。
17、它是在一、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。
18、蝉声远播,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,作者却别有慧心,强调这是出于“居高”而自能致远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上一篇:天天看点:奇亚籽的功效与禁忌食用方法_奇亚籽的功效与禁忌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
互联网
2023-04-20
垂緌是什么东西(垂緌是什么意思)
-
互联网
2023-04-20
天天看点:奇亚籽的功效与禁忌食用方法_奇亚籽的功效与禁忌
-
东方财富Choice数据
2023-04-20
4月20日股权转让板块跌幅达2%
-
互联网
2023-04-20
黄金回收工厂_黄金工厂-聚看点
-
法务网
2023-04-20
找不到子女怎么要赡养费
-
互联网
2023-04-19
红牛牛磺酸强化型持续多久_红牛牛磺酸强化型 环球精选
-
壹壹高考网
2023-04-19
资讯:如何提出好的建议英语作文小学评课优缺点及高
-
互联网
2023-04-19
计提企业所得税_如何计提企业所得税 短讯
-
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
2023-04-19
误发“福建古田4.2级地震预警”,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致歉_热资讯
-
药渡
2023-04-19
天天微速讯: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特科罗最新进展:雄脱管线步入II期临床